〈系列五十二〉做個富有的人

做個富有的人

文:黃靖雅(眾生文化總編輯)

cb52 1

一,面對不可知的因果業力,噶千仁波切提醒我們「從因下手」。止惡要從因下手,種善也是,想成為富有的人,唯有當下種富有的因。攝影:殷裕翔

 

最近,台灣史上最高獎金的威力彩,戲劇化的和我擦肩而過。

或者,比較正確的說,是我今生從未和一筆夢想中的巨額獎金如此靠近,所以對獎的時候,手指幾乎微微發抖。

「會是我嗎?我的人生會發生這麼戲劇化的事嗎?」

 

因為這次中獎地落在三峽;而且開獎前一晚新聞預測說,我的星座和生肖都是中獎機率最高的;而且最近我不停中小獎,大樂透、威力彩、連統一發票都中,雖然都是最小的「安慰獎」兩三百元......但這一切,似乎都是「好事會發生」的徵兆、一個中大獎的sign......

 

所以當電視新聞報導說:「史上獎金最高27億的威力彩頭獎,剛在新北三峽開出......」我覺得心跳加速,打開電腦,蒐出中獎號碼,拿出彩券一個號碼、一個號碼對著,心裡跑馬燈般的想著:「如果中獎,要怎麼花這筆錢?要先捐給誰?還是先把房貸還了?」

 

然後,才一分鐘,這個財迷心竅的白日夢就醒了!

 

只有兩個號碼符合,連最小獎都沒中,直接打回普通老百姓的平凡人生,房貸還是要還到老,更別提大額捐款計畫了。

 

27億擦肩而過?

 

開獎後一天,我黃昏散步禪修,又走到了高齡近90歲的三峽拱橋,入夜時分,看到橋頭第三個店家,排隊人龍排到馬路上,門上高掛一張海報,寫著「恭喜本店開出27億元頭獎」,大大的「27億」三字,在晚風中晃動著,三峽的鄰居們看了,大概都有種「和27億擦肩而過」的心痛吧。

我以鄉下人吃流水席的心情,也排進那個買彩券的人龍,終於移動到老闆娘面前時,有幾面之緣、很會讚美人的和善老闆娘,忙得幾乎沒時間抬起頭,趁拿彩券時,我跟她說了聲「恭喜!」

坦白說,我是為了逗樂自己而好玩的記述這些,因緣上如此靠近,真是充滿戲劇張力,但連一絲心痛的感覺都沒有。

因為學佛到今天,我當然知道,如是因、如是果,如果過去世沒有種下中頭獎的善因,今生時空因緣上再靠近,與這樣的福報之間的距離,仍是十萬八千里。

 

 

找出「中獎邏輯」

 

那這件事的積極面是什麼?

 

台灣人說:「人家吃米粉,你在喊燒」,意思是:你好有參與感啊,但干你什麼事?人家中獎券,我們連沾光都說不上,還白賠了下注的錢,能有什麼積極面?

 

有的,就像噶千仁波切說的,至少我們要學會「從因下手」!

 

詩人畫家席幕容在〈戲子〉中有個名句說:「在別人的故事裡,流著自己的眼淚」,我們可以用這句型,改一下,變成自己的版本,不太詩意,但很實用:「在別人的幸運裡,找到自己可以用的邏輯。」

幸運還能找出邏輯嗎?像27億的大獎,還有中獎邏輯嗎?

 

有的。但我說的「中獎邏輯」,當然不是指選號、包牌之類彩迷技術要訣,這我完全不懂;我說的是中獎背後的親因,即使是電腦選號都會中頭獎的那個直接因素:有中獎的福報!

 

以佛法的觀點,什麼樣的人會幸運又富有?答案很多人都聽過,極簡的回答是「施則富」,布施就會有富裕的果報,當然動機必須是清淨良善,而且沒有「期約賄選」、對價心態。

 

沒有宿命通的我們,無法知道過去世有沒有種下中頭獎的因,這個因何時會成熟;而且往者已矣,如果過去世沒種善因,現在扼腕也來不及了——那我們當下能做的,是什麼?

 

就是前面的答案,一如噶千仁波切所說:「從因下手」。如果你想做個富有的人,要種的因,就是「清淨心布施」。

 

讓福報追著你跑

 

台灣有句俗話說:「人兩腳,錢四腳」,意思是你永遠跑不過它。錢永遠不夠花,這看起來是真理;但在佛經裡,佛陀卻曾經教學生「讓福報追著你跑」的方法,那就是「淨信心惠施」,動機清淨良善的布施:

 

《雜阿含經》卷36中,佛陀說:

淨信心惠施,此世及後世,隨其所至處,福報常影隨。

   是故當捨慳,行無垢惠施,施已心歡喜,此世他世受。

 

意思是:

只要有清淨的信心以及良善的布施,

那麼,不論在今生或是來生,不論這個人到哪裡,

福報都會如影隨形地跟著這個人。

所以啊,一定要改變吝嗇的心,

去做到沒有染污的布施。這麼做到的話,

自己心裡會感到歡喜,今生來生都能得到好處。

 

(「佛陀,我該怎麼辦?」系列五,妙融法師白話翻譯)

 

我們試著以粗淺的因果觀念,來體會一下以上的佛陀開示:就「異熟果」而言,因為清淨心布施的善業果報,所以不論今生來世、身處何地,幸運都會如影隨形;就「等流果」而言,心流中同樣的習氣會延續,布施的善習氣,當下就會帶來歡喜滿足,因為歡喜滿足,就更喜歡布施付出,未來也會歡喜滿足。

外在富有到足以分享,內在富有到樂於分享,分享成了富有的活水源頭,而分享所生的快樂,又成了最大的財富——這就進入富有的善業循環。

 

結果,就是成為一個內在外在都富有的人。

 

退休菜販,又捐了1500

 

其實,樂善好施,是一種菩薩習氣。

 

月稱菩薩在《入中論》中,說初地菩薩布施功德時,這樣形容:

 

且如佛子聞求施,思惟彼聲所生樂,

聖者入滅無彼樂,何況菩薩施一切。

 

一個菩薩光是聽到有人需要自己幫忙,那種快樂,比解脫成就還快樂。所以一個真正樂在布施的人,布施本身就令他快樂,有人因他的布施而受益,是他最大的富足。

 

說到這裡,我們會想到很多慷慨的富人,比如宣布「裸捐」的比爾蓋茲、股神巴菲特,或者決定「捐到破產」的查爾斯費尼。但可能他們是遠方的傳奇,聽起來比較無感。所以,我其實對另外兩位台灣的布施者,更是全心隨喜,可能因為他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,流下汗水才能賺取衣食,每一塊錢都要辛苦工作才能賺到,但他們決定捐出每一塊錢。

 

好巧,其中一位正好是大樂透頭獎得主。

 

她是一位家境不佳的老師,但獎金兩億元完全捐出。這位不知名的裸捐者,只是因為看到學校裡很多學生連營養午餐的錢都繳不出,知道很多人在受苦,比她更需要用錢。她的信仰(新聞報導中沒說是什麼信仰)支持她做了這樣的裸捐。其實她還有房貸要繳,記者問她不考慮先還了貸款其他再捐嗎?她說,沒關係,她還有工作,可以每個月慢慢還。

 

捐錢的人不是不缺錢,是相信別人比自己更需要這筆錢。

 

這樣想的,還有另一位,那就是堪稱是台灣之光的菜販陳樹菊。

 

27億頭獎開出這幾日,各界都在呼籲這位一注獨得的幸運兒,分享自己的幸運,幫助疫情下捐款數直直落的弱勢團體,度過社福寒冬;這位幸運兒捐了沒,我們無從得知,但另一個看起來不太幸運、流下汗水才能賺取衣食的勞動者,倒是先捐了。

 

那是在市場賣菜近60年,2018年在市場暈倒才退休養病的陳樹菊,在母親難產去世的59周年忌日,捐了1500萬元,這是她保了二十多年的保險金,全數捐出。

 

這是學佛虔誠、一生省吃儉用的樹菊阿嬤,又一次不可思議的示範:布施真的和有沒有錢無關,只和有沒有「憐惜眾生苦」的心,和大方付出的人格,比較直接相關。

 

我相信,樹菊阿嬤,和那位不知名的女老師,她們不用等到未來世,她們這一世就很富有,因為「看得見別人在受苦,所以勇於分享」的心,富有得如此令人讚歎。

 

52 2

二,陳樹菊70歲了,因病從菜市場退休,但樂善好施的心是不退休的,信佛的她,近日又捐出了1500萬元保險金。這位「富有的人」,我全心隨喜。圖片引自網路

 

 

怎樣才會中樂透?

 

明就仁波切課程中,常說一個關於「如何中樂透」的故事:

 

有一個西方老太太很虔誠,每周都會上教堂做禮拜,從來沒向上帝求過任何事。有一天,她覺得自己老了,但兒孫還小,覺得自己需要留點什麼來照顧兒孫,於是她覺得自己需要中一次樂透,她就在教堂裡很虔誠的向上帝祈求:「我這一生從未向您求過什麼,但這一次,請您讓我中樂透頭獎,讓我有錢留給兒孫。」

 

一周時間過去,老太太沒中樂透。她不死心的又來教堂求上帝:「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求您,請讓我中樂透!」

 

一周時間又過去了,老太太還是沒中樂透。她有點生氣的來教堂跟上帝抱怨:「您再不讓我中樂透,我就再也不上教堂了!」

這時教堂屋頂發出轟隆隆的聲音,上帝聽不下去,說話了:「妳都不去買樂透,怎麼會中樂透?妳想中樂透,至少要先買樂透!」

 

明就仁波切說,一個從不買樂透獎券的人,如果不中樂透,有什麼好抱怨的?就連中樂透都不能不勞而獲,修行更是這樣,如果你想改變習氣、轉化自心,那至少要開始練習禪修——如果什麼事都不做,就想要解脫自在,那跟「不買樂透而想中樂透」,不是一樣嗎?

 

比中頭獎更大的好事

 

想做個富有的人,也是這樣。

 

光說不練,不會富有的。現在就讓我們「從因下手」,為真正的富有,開始做點什麼吧:

 

——就「去除過患」這個面向來看,我們可以練習放下貪吝的習氣,遠離追逐、停止累積、斷除永遠不夠的匱乏感,那就是為自己關閉餓鬼道之門。

 

——就「勤積功德」這個面向來看,不管富不富有,我們可以當下開始練習分享,分享辛苦賺來所以更顯珍貴的錢,分享一杯茶、一個位子、一個機會,分享支持的眼神、柔和的語言,分享免於恐懼的守護,分享解脫的可能,也就是分享佛法,以任何方式分享能讓人離苦得樂的泉源:珍貴的正法。

然後,富足的感受在分享中會自然紮根,富足的果報在分享中會自然發生。

 

然後,比中頭獎更大的好事會發生。

 

因為從心開始富有,福德資糧會啟動智慧資糧,心態富有的你,因為勤積善業,會遇到聞思修的順緣,會值遇正法教、善知識、具有大悲證量的上師,然後,你離生命中最大的那筆財富,佛弟子心目中真正的「樂透」——佛性功德完全開展,具有圓滿的利他能力,就越來越近了!

 

52 3

三,最近史上獎金最高的威力彩頭獎,在三峽老拱橋橋頭的店家賣出,我黃昏散步禪修有時會經過。隨喜這樣的福報,也提醒自己種這樣的善因。圖片引自文化部

 

 

 

相關文章,請見「探路客」部落格

https://www.timelog.to/user?id=60744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