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系列四十一〉兩大長老的最愛

兩大長老的最愛

文:黃靖雅(眾生文化總編輯)

 

 

cb41 1

一,很多人相信是「觀世音菩薩化身」的法王  噶瑪巴,一再教導《佛子行》,也一再以慈悲和利他實踐《佛子行》。

 

 

 

有些東西,就像小時候媽媽餵你的飯,味道很淡,但你一生都不會忘。

就像學英文的ABC,或者是學數學的九九乘法表,很基礎,看起來不太厲害,最初就學會,但爬多高、走多遠都一直在用它,不曾離開它。

《佛子行37頌》對我,就是這樣。

 

念完一千遍《佛子行》,上師給了第一個震撼教育

 

它是我進入藏傳佛法世界,學會的第一個法本。其實,甚至在還沒進入藏傳佛法世界,我就會背《佛子行》了。

因為它是我入門的敲門磚,念完一千遍,才取得到尼泊爾,在堪布  竹清嘉措仁波切座下皈依三寶的資格。

《佛子行》念完一千遍,才可以皈依,一直是竹清仁波切的規矩。因為想到尼泊爾皈依,記性一向還好的我,拿到《佛子行》小法本,37個正行根本頌,加上前面的禮供及著作立誓,和後面四個後記及迴向,共43個四句偈,很快就背起來,於是開車的時候念,等人的時候念,一千遍飛快就念完了。

那是1999年的事了。

念了一千遍《佛子行》,那年3月底,我們準備去尼泊爾皈依,見面之前,仁波切就輕盈的給我們第一個震撼教育。

因為那時,尼泊爾航空正在罷工,我們在看起來復工遙遙無期的不確定氛圍中,計畫著尼泊爾行,有一天仁波切忽然從尼泊爾和台北的連線電話中,明確指定了一個啟程的日期,我們聽話的買了機票,但懷疑的等著,結果出發前,尼航竟然一如仁波切預言的結束罷工!

就這樣,我們順利出發,帶著仁波切預言神準的第一個驚奇,到了尼泊爾,皈依,進入藏傳佛法學習的旅程,直到今天。

話說回來,為什麼《佛子行》這麼重要,竹清仁波切要以念它一千遍,當弟子的入門資格?

 

cb41 2

,堪布  竹清嘉措仁波切的學生都知道,《佛子行》是入門必修課,先念一千遍,學習做菩薩,才是真正的皈依。

 

皈依的入學考,出家的入門鑰

 

22年後,2021年,和仁波切相隔萬里,因為全球疫情,我們和上師已有兩年未見。

尤其最近,在三級警戒中,我們天天宅在家,度過史上最特殊的薩噶月,每天6:30跟著慶喜法師在空中做早課,做著、做著,竟然很快到了尾聲,後天(6/10)就圓滿了。

所以今天「雲書房」就來介紹,薩噶月早課念了好幾輪的小法本:《佛子行37頌》。這個小法本,算是我藏傳佛法的「入學考」,也是帶領早課的慶喜法師,出家成為僧寶的「入門鑰」。多年以前,師父可是在尼泊爾滿願大佛塔前,念了兩千遍《佛子行》,以此調心,準備出家的資糧,竹清仁波切才為她剃度。

皈依後,竹清仁波切又要我們一千遍、一千遍的念,現在已經不記得多少個一千遍,所以《佛子行》已經像刻在心版上,不用背也不會忘。

 

想我的候就讀《佛子行》,我們就不分離!

 

後來,2013年,我遇見「教我把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放到心上」的噶千仁波切。

不敢說自己「學會」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,但只要曾經張開眼睛看見它們,就會進入自動模式,只要靜下來就會自動想起來,所以只要在座上修,就會自動想起噶千仁波切的教言,鮮活得像剛聽到那樣。而仁波切最重視的法本,也是《佛子行》!

2019年,仁波切全球弘法圓滿年那年,年事已高的仁波切公告以後會長住在美國亞利桑那總部,不再出國弘法,他知道學生們會想他,就說:「我就是《佛子行》,想我的時候就讀《佛子行》,我們就不分離!」

不只兩位長老仁波切重視,連法王  噶瑪巴幾次到美國弘法,也都開課講授《佛子行》,它有多重要,不言可喻。

所以,今天「總編雲書房」就來說說《佛子行37頌》的故事,並介紹眾生文化所出版的法王  噶瑪巴《佛子行》釋論:《法王教你做菩薩》。上周六(6/5)法王開始線上講授夏季課程「菩提道燈論」,如果大家想趁疫情在家安居期間,多聞思一點法王的教言,《法王教你做菩薩》這本頁數上輕盈的小書,就是個好選擇。

如果您想自學佛子行,除了上述法王所著的《法王教你做菩薩》,還有德謙讓卓出版社的《愛上佛子行》,以及噶千佛學會出版的結緣書《佛子行37頌心要:慈愛 . 實踐》,都可以作為參考。

 

如果能利他,投生地獄我也高興

 

 

先來說說作者無著賢菩薩 (1295-1369),他是藏傳世界公認的登地菩薩。

 

藏傳世界有一些跨教派都會引用的名言,以表達自己的修持信念和決心,比如說生病的時候,最常受到引用的名言是:

   如果生病能利益眾生,請加持我生病;

   如果死亡能利益眾生,請加持我死亡;

   如果健康能利益眾生,請加持我健康

 

還有,如果生命倒數計時開始,面對死亡,最有名的名言是:

  如果他,投生地獄,我也高興;

   如果不能利他,投生淨土,我也不願意。

   話雖如此,我並沒有自由決定投生的能力。

 

但我發願投生到一個能利益他人生命的地方

這兩段名言,都是出自《佛子行37頌》的作者無著賢。

這些話,代表藏傳菩薩道行者對病與死的基本態度,不要以為那是說來展現自己有修行,那些話,光是說得出口,就是一種勇氣。

在疫情如火的今天,大家都怕生病,更怕疫情帶來的重症乃至死亡,所以防疫該怎樣就怎樣,如果不幸染疫,當然為了自他,該就醫一定要就醫——我們不必把以上這些話,解讀成「有病不醫,光是發願」,而是在內在的心態上,一個菩薩道的行者,要有膽識這樣看待病和死,在自顧不暇的生命艱困時光,還記得利他,還敢發這樣的大願。

 

從生到死,像愛人一樣愛虱子

 

無著賢從小就是一個「心太軟」的孩子,小時候就曾在酷寒的冬天,不忍螞蟻受凍,竟脫下袍子給螞蟻,光著身子回家。長大出家之後,就不只是一個天性純善的小孩,而是實修「自他交換法」的修行人。

他曾和長了癩病的乞丐交換外套,結果乞丐外套上長滿虱子,他為了不讓虱子餓死而繼續穿著,結果被虱子咬了生病,病到無法教學,連學生都看不下去而跑來抗議:「這樣的悲心不對,不應該這樣無意義的布施身體,給微不足道的虱子。」但無著賢大師說:「過去,為了自利,我虛度了多次人身;如今,為了利他而布施身體,就算捨命也值得!無論如何,我是不會捨棄虱子的。」

結果17天後,虱子都死了,可能是吃太飽撐死,也可能是自然死亡,無著賢大師不但為虱子超渡迴向,竟然還以蟲屍做「擦擦」(小佛像或小佛塔),把虱子當成人一樣鄭重看待。

這樣的修行人,寫出的《佛子行37頌》,就不只是精神喊話,而是他實際這麼做所帶有的真實力道和祝福能量。

 

七百年來,上師們要孩子學好的第一堂課

 

《佛子行》的「佛子」,是指「佛的孩子」,已發真實菩提心的行者,就是菩薩,就是將來會成佛的「佛的孩子」。

如果你我已發菩提心,發願利他,它指的就是你我,這種還有很多提不起、放不下、想不開的凡夫菩薩。因為現在條件這麼糟,所以一旦《佛子行》感動過你、在你心中生了根,即使是水泥地都會長出蓮花,即使五毒未清淨,都看得見菩提心穿透習氣烏雲的光。

《佛子行》就是菩薩的行為準則,世俗菩提心的實踐道路,不是用來要求別人,而是提醒自己。打開法本,除了第一行的「頂禮觀世音菩薩」,其他37條,每一條聽起來都太難了,但七百年來,卻感動無數菩薩道上的修行人,藏傳世界,父承子繼,上師們要求對他有信心的孩子,在大手印、大圓滿、無上密續之前,先學好《佛子行》。因為基礎端正了、紮穩了,學什麼都好。

那《佛子行》有沒有什麼必背名偈,如果37頌記不了那麼多,抓重點,有哪一頌一定要放在心上?

如果是竹清仁波切點名「哪一頌非記不可」,他會說:「第10頌!」那是什麼?

   無始時來憫我者,母等若苦我何樂?

   為度無邊有情故,發菩提心佛子行

 

以前仁波切曾要我們一再一再唱這一頌,繞滿願大佛塔的時候,或者到菩提迦耶等聖地朝聖的時候,會一再唱這一頌,或者是整個《佛子行》唱一遍,唱到自然記得。

以前我們修行不忘娛樂,在一千遍、一千遍念《佛子行》的時候,常愛玩一個遊戲,就是看自己最需要修哪一頌,有些人會開玩笑說:「我最需要修第19頌!」那是指「有名又有錢的痛苦」:「雖富盛名眾人敬,財富量齊多聞天,猶觀榮華無實義,離驕慢是佛子行。」

我們都想修第19頌,事實上這一頌也仍然是需要修的,那是指「離驕慢」的部分;至於「有名又有錢的痛苦」,今生和我們是沒什麼關係了。以我們這種普通人的福德因緣,更需要修的,恐怕是比如15頌「有人公開黑你、霸凌你,你要把他當善知識」,第16頌「有人把你當仇人,你就把他當個生病的小孩,而你是他媽媽」,或者第17頌「有人欺負你的時候,要把他當上師」。

 

cb41 3

三,噶千仁波切說:「想念我的時候,就念《佛子行》,這樣我們就沒有分離。」

 

像提煉純金般,提煉你的心

 

《佛子行》是一本令人讀了會慚愧的書。

想想看,當我們遇到虱子,沒踩下去,已經算是有修行,還記得「自皈依法,不傷害有情」的皈依學處,沒違犯「不殺生」的戒律;別提像《佛子行》作者無著賢菩薩,遇到虱子要養牠、死了要超度牠、還要幫牠做擦擦。

所以,在《佛子行》的修持裡,「會做的」比「會背的」厲害,因為菩薩道上,永遠是會做的比會說的厲害,即使你只做到其中一條,都比念兩千遍或倒背如流的人,更符合《佛子行》的精神。

那做什麼呢?《佛子行37頌》每一頌都說得很具體,照著做,就是佛子菩薩了。這37條菩薩行動準則,都指向一個共同的大目標,就是法王  噶瑪巴《法王教你做菩薩》封面上的一段話:「提煉出如純金般的本心,來幫助這個世界吧!」

所以,最後,我們就引法王  噶瑪巴書裡的這段話作結——

一開始,我們先以「冶煉黃金」的方法,

來讓自己變得純淨。

一塊從地上撿拾起來的金礦,

因為混合著雜質,

乍看之下,並不像是珍貴的金屬;

但是,當除去其中的雜質後,金礦的本質

——純粹的黃金,就呈現出來了。

相同地,我們的心也摻雜著

  有益與有害的部分。

我們的工作,就是要清除

  那些不淨與有害的部分,

提取純淨與有利的部分。

然後,當我們如純金般的本心顯露出來時,

我們將能夠真正地幫助這個世界。

 

 

 

▲相關文章,請見「探路客」部落格

https://www.timelog.to/user?id=60744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