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1016《金剛語》新書導讀會.明就仁波切連線開示摘要

 20181016 1

 

心做禪修,口誦咒語,而且觀想自己的身體是佛身、本尊身,觀想你所在的環境是諸佛的淨土、本尊的越量宮,這會帶來很多利益。什麼利益呢?「買一送四」的利益……

 

哈囉,大家晚上好!歡迎各位!

今天很高興透過這個方式見到各位,我知道各位都希望透過閱讀我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書(《金剛語》)而獲得幫助,所以今晚聚在這裡。

 

■我父親的風格:簡潔、集中、非常實用

我父親寫過好幾本書,他寫書的方式是先說法,然後由譯者艾瑞克.貝瑪.昆桑將之整理出來。其中有些教法,祖古烏金仁波切講的時候,我當時就在場。祖古烏金仁波切教法的特色,是簡潔、集中、濃縮精髓,而且非常實用,用這種方式把實修的竅訣教給大家。

有時候我會問一些堪布問題,堪布就講了很長、很多的內容,我聽著聽著,最後什麼都不記得了。但我問父親問題時,父親的回答,是很簡單的一兩句,就把問題解決了。

 

■永遠不要忘了好好修「前行」

祖古烏金仁波切的這幾本書,都涵蓋了前行和正行的修持,就如同佛陀所有的教法都可以區分為前行和正行的修持。有多少人知道前行的修持呢?前行的基礎修持有幾種呢?兩種對吧!共的前行,與不共的前行,忘了嗎?共的前行是普及所有佛法的修持,也就是轉心四思維:人身難得、死亡無常、業力因果、輪迴痛苦,這也涵蓋了基礎見地的主要內容。不共前行從皈依發菩提心開始,然後是金剛薩埵、獻曼達、上師相應法。

共的前行和不共前行中,就包含了三乘教法的精華:

一,基礎乘:轉心四思維和皈依,是相應於基礎乘的修持。

二,   大乘:從發菩提心開始,是屬於大乘的修持,大乘中最重要的是累積資糧、和淨除罪障兩方面的修持,淨障是金剛薩埵,積資是獻曼達。

三,金剛乘:從「上師相應法」開始,則是金剛乘的修持。金剛乘的精華是:我們人人都有佛性,我們的自性與諸佛的自性無二無別。修持上師相應法時,首先我們要視上師如佛;然後不只是上師如佛,弟子也和上師一樣,有著和諸佛一樣的本質;進而也視一切眾生都具有和諸佛一樣的本質。

 

 20181016 2

 

■我父親傳法,總是連結「岡波巴四法」

當祖古烏金仁波切傳法時,總是連結到「岡波巴四法」。大家知道岡波巴四法嗎?是什麼呢?願心向法、願法向道、願道斷惑、願惑顯智。我父親總是一再的教導「岡波巴四法」。

一,願心向法:

首先,是透過轉心四思維,讓我們的心徹底轉向佛法,這是轉心向法。

二,願法向道:

願法向道,是發心走上正道,不會走上錯誤道路,接下來的淨障積資,都是正道上的修持。

三,願道斷惑:

願道斷惑,是遣除染污,如同前行有兩個(共前行與不共前行),這裡的正行也有兩個,一個是生起次第,一個是圓滿次第。修持中要遣除幻相、染污、疑惑,必須透過修持除遣身、口、意和環境等不同層面的幻相。透過生起次第,我們可以去除迷惑,方法是觀想自身為本尊身、口誦本尊咒語、心做禪修,並且觀想周遭環境為本尊的越量宮和淨土。

大家有沒有讀過金剛薩埵、普巴金剛的開示(指《除障第一》)?這是本尊修持。我們的本質與諸佛無別,我們的身、口、意就是佛的身、口、意,我們所處的環境就是佛的淨土。問題是我們沒有認識出來,因此我們本來智慧的身、口、意和環境,就變成了不淨的身、口、意和染污的環境。這樣不淨的身、口、意就是痛苦的根源。所以我們小時候很痛苦,長大成人還是很痛苦,不時還會生病,我們的臉就像烘乾的蘑菇。如果有一點點冷,我們就覺得自己快被凍僵了,一點點熱就感覺幾乎被煮熟了。不論如何搽保養品,身體還是每天變老。所以身體就是痛苦的基礎。而我們的語言也一樣,我們透過身體和心展現了語言,語言也製造出很多痛苦。而我們的心就像瘋猴子一樣。環境也是,現在周遭環境也有很多問題,有颱風、地震等等。

這一切其實都是幻相。但如果我們只是心裡想著「我要淨化它們、我要淨化它們」,其實是不容易做到的。所以你要修持,心做禪修,口誦咒語,而且觀想自己的身體是佛身,觀想你所在的環境是諸佛的淨土、本尊的越量宮,這會帶來很多利益。

什麼利益呢?買一送四的利益:

(一)覺知,止的修持:首先,觀想要用覺知,所以有止,這是第一個利益。

(二)空性,觀的修持:其次,我們觀想佛身和淨土,像是空中虹、水中月、如夢幻一般,這是空性修持的第二個利益。

(三)  菩提心利他的修持:第三個,我們想像自己身體是諸佛菩薩本尊,向一切眾生放光照射,利益一切眾生,這就是菩提心的修持。

(四)轉不淨為清淨的修持:第四點,是將不淨的感知轉化為淨觀,當我們用不淨感知來感知周遭時,主體、客體互相影響,業力就開始運作。但我們運用觀想,可以把不淨的感知慢慢的轉化為淨觀。

觀想的力量很大。你們知道草莓嗎?喜歡草莓嗎?現在你可以想像草莓嗎?想像手上捧著草莓,很新鮮、很美味的草莓,怎麼樣,有感覺口水變多了嗎(仁波切笑,大眾也笑)?這就是想像的力量!所以當我們想像時,我們的身體會發生一些改變。當我們做本尊修持時,透過觀想自身為佛身,會改變我們的身體,身體會逐漸轉化。我們想像草莓一分鐘,口水就會流出來,但不要期待本尊修持的效果,會像想像草莓的效果那樣來得這麼快。

四,願惑顯智:

「岡波巴四法」的第四個是願惑顯智,這是解脫道,也就是大圓滿的修持、大手印的修持、大中觀的修持,主要的修持就是心性。當你認出心性,一切幻相自然轉化為智慧。所以我父親寫了《如是》這本書。心性教法沒辦法現在就這樣在大眾面前講,大家要一步一步的修持。這是實修經驗的傳承,你要根據上師的教導,一步一步實修,才能來到心性的修持。最殊勝的修持,就是心性禪修,這也是最重要的修持。

好的,講完了。

我們知道了「岡波巴四法」涵括所有佛法的修持要點,希望大家好好的修持。但有些書像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《如是》,裡面講的是心性修持,在還沒有領受心性指引之前,先不要讀,等你接受了心性指引之後再去讀,會比較有利益。另外,本尊修持也需要灌頂、口傳之後,才能夠起修。

好的,謝謝大家,再見!

(《金剛語》新書導讀會主講:妙琳法師[兼仁波切連線開示中譯]、連德禮,特別來賓:詠給.明就仁波切[連線開示],現場摘要紀錄:陳在源.攝影:周彰)

20181016 3

20181016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