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屆噶舉大祈願法會.《了義大手印祈願文》課程.第二堂(六之二)

Jreport20180222 1

 

如何開掘自心,如來藏才會出土?

 

授課上師:國師嘉察仁波切

時間:2018年2月22日上午10:00至11:30

地點: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法會會場

藏譯中:堪布羅卓丹傑

 

■願以三慧,了悟心性大手印

接下來是發願生起了悟大手印等正法智慧的祈願,文中提到聽聞、思維和修持的智慧。

善聞教理解脫無明障,善思口訣毀滅疑惑闇,

善修光芒如理明實相,唯願三慧光明漸增長。(5)

一,聞所成慧:

聞思修所成三種智慧中,第一個「聞所成慧」是指我們無始以來,因為無明愚癡而在輪迴中受苦。而愚癡有很多種,有粗重的,也有細微的,其中,要如何斷除粗重愚癡呢?要透過聽聞佛法來斷除,而如何聽聞?

1. 聞「教」:「善聞教理」第一個要聽聞「教理」的「教」,也就是「佛語」。此處佛語包括大乘、小乘法和顯經、密續等等一切佛陀所說過的教言。其中,和大手印相關的佛語,是指佛陀開示的《三摩地王經》(亦稱《月燈三昧經》)等等甚深經典。

以我們的智慧很難瞭解所有佛陀教言,過去的龍樹和無著菩薩等,他們以大智慧瞭解佛語,寫下了很多註解佛語的論典。我們透過學習這些論典,就可以很容易地瞭解佛語的含意。尤其我們要去學習、瞭解的,是闡述大手印密意的《寶性論》等等論典。

2. 聞「理」:除了學習佛語之外,也要學習「教理」的「理」,指的是理路,各種理路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佛陀教言的含意,因此我們要學習正確的理路。就如同現今科學家透過各種理路、分析瞭解物理的特性,我們也同樣要具備如是的理路,用以瞭解佛語。

所謂「佛法理路」,譬如說:「為何萬法是空性?」道理是什麼?「為何眾生一切心的實相都有如來藏?」等等,這些理路都是我們要去學習的。同樣還有所謂因果定律,關於「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」的道理,以及對於過去生及來世的輪迴法則,也是我們要瞭解的。

同樣為什麼「修持佛法可讓我們得到遍知佛陀的果位」,這也有其道理與原因,以上所談到的這些理路,都是我們應當去學習、思維的,藉由這樣的學習辯析,我們的智慧就會日益穩固、清晰。

第一句偈頌說到:「善聞教理解脫無明障」,善聞教理就可以幫我們從無明、無知的障礙中解脫,事實上,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很多,譬如世俗和勝義的諸多知識,然而這每一個知識,都有相對的覆障,因此需要透過聽聞教理,一點一點地消除這些無知、無明的障礙,聽聞到一個,就消除一個覆障,聽聞愈多就消除愈多的無明障礙,聽聞的智慧就得以開顯。

二,思所成慧:

第二句「善思口訣毀滅疑惑闇」,談到還有另外一種主要領悟大手印和如來藏的障礙,就是疑惑,也就是對於究竟義理的懷疑。

因此闡述如來藏的《寶性論》,全部都是在斷除、消除各種對於「如來藏」的不相信和疑惑。消除疑惑的方式,就是「口訣」,「口訣」能夠幫助行者輕易地消除疑惑、瞭解深義。

以世間白話來比喻,就像是有些人能言善道,容易把很繁雜的事情,說得讓人容易明白和理解。「口訣」就是以用很精簡的話,來幫助行者瞭解甚深困難的義理。此處的口訣,主要跟隨上師而學習得到,或者祖師留下的大手印口訣教典如《了義海》、《月光大手印》等等,透過學習、思維口訣,來消除內心的疑惑。

三,修所成慧:

消除疑惑的黑闇而了悟實相之後,就要進入到修持,修所慧是所有智慧中最為殊勝者。第三句偈頌:「善修光芒如理明實相」,此處將修所成慧比喻為太陽的光芒,透過不斷的修持,智慧逐漸開展,就可如理正確地明瞭解實相的道理為何。

佛陀教導我們,「實相」是自悟自明的,意思是實相必須透過自身的修持才能瞭解。透過佛陀的大悲加持和上師教導指引的恩德,幫助我們消除各種瞭悟實相的疑惑障礙,並透過漸次的修持後,就能逐步地瞭悟實相。

就如同《寶性論》中「被烏雲遮蔽的太陽」的比喻,佛陀教語如同風一般,可以吹散我們各種疑惑的烏雲,進而讓了悟實相的智慧光芒開顯。所謂「了悟大手印」,或者「在心續中生起大手印」,並非是說我們原本沒有,後來新得到了什麼,而是說無始以來我們本具如來藏,透過佛陀大悲事業和上師的加持,我們逐漸消除迷惑,而讓這本具的智慧展現出來。因此這裡的「生起」,是開顯出來的意思。

最後一句說「唯願三慧光明漸增長」,是發願聽聞、思維和實修的智慧能夠增長、開顯出來。

■離相對邊,願修二利雙運道

離常斷邊二諦即根理,離增損邊二聚勝道力,

成就遠離有寂二利果,願值如是無謬無誤法。(6)

一,離常斷邊

這一個偈文第一句先提到要斷除常邊和有邊。世間愚癡眾生不是執著恆常,就是執著斷滅,因此生起無量的錯亂而輪迴。恆常和斷滅的執著大致分為三種:粗重的、細微的和極細微的。

1.粗重的常斷邊:

首先粗重的恆常執著,指的是「執著我是恆常的」。意思是以為現在的我和小時候的我是一樣的,沒有任何差別。或者,認為有一個外在實有的天神,向祂祈請供養之後,因為祂不變、恆常的大能而讓自己投生到天道。這也是一種粗略的恆常的執著。

粗略的斷執,指的是認為沒有前世或來世,僅只這麼一生的生命,因此盡量享受人生就好,不用想太多,也不用為了來生做些什麼。還有一種斷滅的執著,就是「眼睛看不到就不存在」的執著,例如看不到的佛菩薩或三惡道中的地獄、餓鬼等等都不真實存在,這也是一種斷滅的執著。

2.細微的常斷邊:

接著是細微的常斷邊的執著。細微的常執,例如誤解佛陀所說的「空性」等勝義諦道理,是恆常、實有的。另外有一些人誤解勝義實相是什麼都沒有,所謂的空性就是什麼都沒有,因此大手印、如來藏也沒什麼了不起,反正都是空無,這是細微的斷滅執著。

還有一些人,雖然身為佛教徒,但對佛教理論有很大的誤解,認為「反正都是空性,造一點惡也無妨」。或者認為造一點惡、生一點煩惱也無妨,因為只要向天神、護法祈請、供養,就可以消除罪業,這也是一種很嚴重的邪見。

3.常斷邊,怎麼斷?

我們需要斷除這種斷邊和常邊,《中觀根本慧論》、《入中論》等等論典,有助我們斷除此處所講的常邊和斷邊。佛陀「萬法實相非有非無、遠離言說」的說法是正確的,而「如來藏、大手印實相無始以來本自具足」的開示也沒有錯,我們應該要雙運地了悟這兩種說法。當一切有無的戲論盡皆消融之後,法身的功德和大手印的功德就會從中自然現起。

生活中一切無常的顯相,例如我們能夠見到的山河大地、房子和各類眾生,其本質都是離戲空性,但因為緣起而有所顯現。因為萬法實相性空,遠離戲論,所以大手印的功德就會現起;如果一切萬法不是遠離戲論,而是實有的話,各種功德也不可能出生,因為戲論本身就是錯亂的,錯亂不可能生起功德。

二,離增損邊

1.「增益邊」是什麼?

當我們在見解上斷除了恆常和斷滅的執著之後,接著我們修道上就要遠離增益和毀損的執著。此處「增益」的藏文原意是指裝飾羽毛,對於鳥類來說,羽毛是天生的,但我們人類會把羽毛拔下來,做為箭羽,或者在衣服、帽子、房子上作為裝飾,因此以「增益」來形容「我們本來沒有的裝飾之物」。

增益的情況,在佛教的部派當中也是有的,例如有的部派認為極細微的微塵是存在的,有的認為心是實有存在的,這些都是增益,都是以無為有的一種妄念。如果帶著增益這樣的妄念進入道上的修持,無論是供養、禮拜等等修持,都會把這一切當成真實存在,不管事物的本質為空性,所以雖然要積聚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,但結果是只貪著積聚福德積糧,不做任何勝義的修持,這就是落入的增益邊。

如果沒有遠離增益邊,換句話說,沒有了悟實相而做觀修、積聚資糧,或做本尊修持觀想、努力持咒語、念誦很多儀軌等,認為「觀修空性不重要,我只要努力觀想莊嚴的本尊、努力持誦咒語,多念儀軌、修法就好」,但其實因為他不懂萬法實相,沒有遠離增益邊,因此他的修持都不會圓滿的。

2.「減損邊」是什麼?

剛剛談到「增益邊」,現在談到「減損邊」,也可以說是「詆毀邊」,指的是太執著空性,把一切重點都放在空性,認為其他例如供養、積聚資糧、觀修等一切世俗部分,都是不重要的,這樣去詆毀世俗邊,也是不宜的,因此不要因執著實有而增益勝義,也不要執著空性而詆毀世俗。因此說要遠離增損邊,圓融地修持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。

三,遠離有寂

「二諦即根理」,在根本、基礎上談到世俗諦、勝義諦,這二諦是圓融的,因為是勝義空性,所以可以生起世俗萬法顯相,而世俗一切顯相的自性就是空性,因此勝義諦和世俗諦不是相違背的,是圓融的。

1.了悟勝義,世俗自在

在確立正見的時候,我們也需要依靠世俗諦而了悟勝義諦,就如同我們可以透過火取暖,紅顏色的火和它的溫度是分不開的,這就是世俗諦本身的力量所在,具有幫助我們了悟勝義諦的能力。另一角度而言,透過勝義諦也可以讓世俗諦得自在,因為世俗的本質就是勝義,我們看到往昔密勒日巴等大成就者們,因「證悟空性」而有許多「世俗自在」的神奇示現,諸如飛在天上、在石上留下腳印等等。

舉一個密勒日巴有名的神通例子,過去藏地有一個名為「無熱池」的大湖,密勒日巴大師坐在湖上,弟子見到他身形和湖一樣大,但他沒有變大、湖也沒有變小,這就是世俗得到自在的例子。

或者如同第二世噶瑪巴希到漢地時,曾受到皇帝懲罰,被施以火刑,但不僅是衣服,他連一根汗毛都沒被傷害,在火中坐得舒舒服服的,這就是了悟勝義諦而世俗諦得自在的意思,因為勝義諦就是世俗諦的本質。當我們在修持時,要知道世俗、勝義無高低好壞之分,要平等做修持。

2.修福資糧,增慧資糧

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在見解上有些不同,以噶舉派見解來說,如同密勒日巴大師所說:「若悟顯空無分別,即為通曉正見義。」世俗顯相和勝義空性是無別的,這就是噶舉世俗、勝義雙運無別的見解。世俗顯相就如同倒影一般,雖不真實但能清晰顯現。

當我們在做修持時,當你在積聚世俗福德資糧,譬如持咒、禮拜、觀修,你做得越多,勝義實相就會愈顯明;由於了悟勝義實相,它也能夠幫助福德資糧的增長。

因此,我們的正見要建立在「依靠世俗了悟勝義」,「依靠勝義而領悟世俗」之上。因此佛經當中提到眾多的世俗內容,是因為勝義諦是如此甚深;如果沒有甚深勝義諦,世俗諦也無法如此廣博。

3.以二資糧,得二利果

因此,依靠具備二聚雙運的殊勝修道的力量,就可以得到自他二利雙運的結果。這裡提到的「成果」,是遠離三有邊和寂滅邊。所謂「三有的快樂」是指修持世間禪定而得到的喜樂,例如有些修持者透過這種世間禪定,而長時間留於喜樂中,這就是落入「三有邊」。然而不論多久,世間禪定的樂最終還是會衰敗,之後就會落入低下道中。

另一種是落入寂滅邊,這種發心的特質就是只想到自己遠離輪迴、只發願自己得到解脫。因為帶著這種只為自己的動機,他的修持帶來的結果,就是得到聲聞、緣覺的果位,這些都是不圓滿的發心而導致不圓滿的結果,不圓滿是因為他只做到自利,而無任何的利他。

依照了義大乘的教法而言,我們不僅要斷除「三有輪迴」邊,也要遠離「寂滅」邊。就像祖師說:「因慧不落三有邊,因悲不住寂靜邊。」由於證悟無我的智慧,因此斷除三有邊,對於三有輪迴不再迷惑;因為緣一切眾生的大悲心,因此不落入寂滅邊,因為你瞭解到,自己為何會苦的原因,和眾生為何會苦的原因是相同的,如果覺得自己的錯亂應該消除,同理也就應該幫助眾生消除他們的錯亂,如果覺得自己的苦應該消除,同理也應該幫助眾生消除他們的痛苦,因為自他痛苦的原因是相同的。有了這樣的領悟之後,就會生起大悲心,幫助你不落入只顧自己解脫的寂滅邊。

我們首先需要生起大乘菩提心,進而透過修持而得到究竟的佛果,我們應該具備〈普賢行願品〉「眾生無盡,我願無盡」的祈願和發心,因此,就算自己藉由修行,斷除了一切所斷、覆障,得到究竟果位,但是只要還有一個眾生還深陷輪迴之中,你都將以色身不斷地利益眾生。

雖然釋迦牟尼佛入滅已將近三千年,但是佛陀的色身是不滅的,雖然在此世間示現涅槃,但只要還有眾生在輪迴,他的色身就會繼續在其他世界延續下去、普渡眾生。

我們這次相聚在祈願法會上,一同來祈願,很重要的一個願,就是要如同佛陀一般地利益眾生,只要眾生不盡,我們利生的事業也不會完盡,要發起如此的弘願。我們會說佛陀是「二身圓融」,法身、色身雙運,法身斷除一切覆障、色身利益一切眾生,因此只要法身存在、色身終將不滅。

以上首先談到,正見應該建立在二諦是雙運的觀念之上。接著提到修道應該建立在二聚雙運之上,也就是無有偏廢地修持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。最後透過這樣雙運的修持,就能幫助我們成就遠離有寂二邊的二身果位,也就是法身和色身的果位。這樣的正見、修道和果位是無有任何謬誤的,所以發願「願值如是無謬無誤法」。

■淨除遮障,願自心如來藏現前

以上是對於佛法整體的祈願。接下來是特別對於大手印法門的祈願:

偈文是:

淨依明空雙運心性上,金剛瑜伽大手印妙能,

淨化所淨顛倒眾客塵,淨果無垢法身願顯現。(7)

一,淨依:明空雙運的心性

首先談到「淨依」,也就是「一切覆障得以清淨的所依、基礎」是什麼?例如若知道某處地下埋有寶藏,那麼只要努力挖掘最終就會得到這個寶物;「地底寶物」比喻的就是如來藏、大手印,如果我們努力不懈地修持,自心寶藏終究能被我們挖掘出來。相反的,如果是一塊什麼都沒有的貧瘠土地,再怎麼經年累月挖下去也不會有任何收穫。因此如果眾生不具有大手印、如來藏的自心實相,那麼不論再怎麼努力修持、清淨覆障,都是徒勞無功的。

《寶性論》當中透過九種比喻來說明眾生皆有如來藏的道理,這部論典依據的是佛陀所說的《大方廣如來藏經》,這部佛經當中的第一個比喻是「萎華中佛」,這是用萎敗的蓮花中有佛像,第二比喻是「蜂腹蜜」,蜜蜂肚子裡有蜜,第三個比喻「皮殼中實」指稻穀中有米,第四個比喻「糞中金」指不淨物內有寶藏,共有九個比喻。

此處告訴我們雖然被各種客塵煩惱,和不了知萬法實相的所知障所障蔽,但我們都本具大印和如來藏。這樣的心性是明空雙運的,本質為空、遠離一切有無的戲論。

1.明的面向:「戲論」就是一種錯亂,當這一切戲論被完全清淨時,能夠了知一切的明,也就是心的自性、智慧的自性就會展現出來。由於完全斷除了一切錯亂、戲論,自他的分別執著也完全清淨,這時候遠離自他二執的「無所緣大悲」就會生起,這樣的大悲是如來藏中本具的功德特質。以上是對於「明」的解釋。

2.空的面向:接下來明空的「空」,就是「遠離一切戲論」的「空」,當一切錯誤的戲論被斷除後,能夠正確了悟萬法的智慧,也就是「明」就會展現出來。再一種對於「空」的解釋是,對於自己的貪和對於他人的嗔都是錯誤的戲論,當這樣的戲論被空掉時,自他平等的大悲的「明」就會展現。這樣無有錯亂的心是本具的,實相中本然具足的。

3.明空雙運:《寶性論》中將悲心比喻為水,就像是水的自性——濕潤和水本身是分不開的,同樣大悲和如來藏是無法分開的,大悲是如來藏中本然具足的。同樣「明」,也就是智慧,是如來藏本具的,就像是如意寶的光芒一樣,就算如意寶被埋藏在地下,這個光芒也從未和它分離過。這樣的心性就稱為「明空雙運」。

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在講解大手印的時候,會用「明空雙運」、「樂」或者「常」來說明什麼是大手印,重點是不要執著這些名相,執著名相只會讓我們更看不到其中的真實含義。

二,能淨:金剛瑜伽

這樣的明空雙運上,仍有許多覆障、客塵需要淨除,因此要透過大手印瑜伽才能將它淨化。大手印瑜伽也被稱為「金剛瑜伽」,「金剛」有「無能摧壞、無有完盡」之義,因此,此處是發願要以金剛瑜伽淨化各種覆障。

我們都應該了悟大手印,但眾生的情況各異,對有些人而言比較困難,有些人則很容易。 由於大手印瑜伽是消除無明等等覆障的方法,因此如果首先不先消除一點覆障,是無法在真正了悟大­手印的,因此需要透過許多對治法,例如四共與四不共加行——皈依大禮拜、金剛薩埵念修等等。前行修持方法為數眾多,端視每人的狀態和時間,而有不同實踐的方式。

大手印法門和世間的學問不同。一般來說,學習如何畫畫、建造房子或者車子,因為這些學問本身並不是消除覆障、煩惱的對治法,因此你不需要先淨除覆障就能學會,但大手印之道本身就是覆障的對治法,所以如果一開始不先消除一點覆障的話,是無法生起大手印的。

三,所淨:顛倒客塵

前世廣大積聚資糧的轉世祖古、上師,他們的覆障雖然比較輕,但還是需要透過大手印加行的修持,幫助他減少覆障,然後才能了悟大手印,更不要說那些在輪迴中流轉很久的凡夫眾生,更是一定要好好修持大手印加行,才有可能了悟大手印。當然每個人的狀態不同,在加行的實踐上有廣有略。做完加行的修持之後,就要次第透過止和觀的指引,幫助我們了悟心性。

大手印瑜伽在之後的偈文中會有更多的解釋。這個偈文接著提到:「所淨顛倒眾客塵」。就如同被塵土覆蓋在地下的寶藏,需要透過雙手或者各種工具去挖掘、淨除,才有可能顯現得出來,這些方法、工具就是瑜伽法門,來幫助你做淨化,而那些覆蓋在寶藏上面的塵土,就是我們的各種客塵煩惱。為何說各種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灰塵是「客」,是「暫時」的呢?因為它們並沒有任何實質,隨時都可以被改變或消除,並非穩定或者恆常。此處「塵」有「不淨」的意思。這裡是說透過大手印瑜伽淨除各種粗細的客塵。

淨除的方式上,首先你需要接受一位有經驗的上師的引導,一步步告訴你何時應該消除何種覆障,告訴你現在已經修到什麼地步等等,如同有一位有經驗的嚮導指引方向一般,帶領你去一步步地修持大手印。

四,淨果:無垢法身

接著偈文提到:「淨果無垢法身願顯現」,清淨的結果,也就是法身,它本來就遠離一切垢染,心性實相本自清淨無染,這裡是祈願這樣的法身果位能夠顯現出來。法身包括了報身和化身,因此法身的開顯,也讓報身和無量的化身得以顯現出來。平時我們修行時,會做一些本尊觀修,觀想自己的身體就是本尊,目的就是因為要見到佛的色身有許多覆障,為了清淨這些覆障,因此要觀修本尊。佛的色身有各種不同的形象,有的是紅色,有的是藍色或者白色,有的是一面二臂,有的是一面多臂等等,這是因為從如來藏會現起各種的色身形相,當一個行者淨除各種障礙色身形相生起的覆障時,就能自在展現各種形相利益眾生。

有時我們觀修寂靜尊,有時是觀持有各種武器的忿怒尊,本尊為何要示現忿怒相?是因要調伏較難調伏的眾生,而有此示現,然而外顯相為忿怒,本質卻是具備悲心;還有一種是內在本具慈心,外在顯現為忿怒相,這裡具備悲心和慈心是稍有不同的。

至於法身的觀修方式上,在不同的密續儀軌當中,雖然提到法身的本質是相同的,但觀修方式卻有許多的差異。然而佛陀也說,大手印法門涵攝一切顯密的修持,這也是為什麼大手印是各種法門中最為殊勝者,也是眾人一心嚮往修持的原因。

這堂課講到此,接下來要唱誦《了義大手印祈願文》。

《了義大手印祈願文》

〈雪域安樂願文〉

〈迴向〉

 

Jreport20180222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