措尼仁波切《菩提心的滋味》新書開示摘要

 DSC03821

時間: 127 (晚間7:30-9:30

地點: 化育基金會

活動: 措尼仁波切《菩提心的滋味》新書開示

 

1. 有時我們會覺得孤單,但這種孤獨感是怎麼來的?身處現在這個時代,有時就是會覺得很多事情有副作用,這種副作用就是感覺被很多事情擠壓,有一種不安、急迫,每個人都急著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及需求。也因為這種情況,「以自我中心」的想法就會生起。所謂的自我中心是什麼?就是「這東西是我的,這是我的權力,我不想侵犯你的領域,你也不要侵犯我的領域」等等。一般來說,我們會珍愛自己,這是好的,但我們卻把「珍愛」這種本來是好的,變成自我中心,以自我為導向,只關注「我」,由於視野非常狹隘,就會變成非常孤單。

2. 雖然外在有那麼多東西,我們只關注自己的話,內心深處把焦點放在自己,非常自我中心,就會非常孤單,找不到任何朋友,而為了找朋友,就要損失一些東西,但你又害怕損失,而且無法去信任他人、害怕去信任他人,如果去信任他人,就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。所以當你心想去信任別人就可以獲取快樂,那種「無條件」就消失了。這種無條件的美好是無價的。

3. 21世紀要能夠存活下來,唯一的方式就是要「非常的誠實」,對自己、對別人,即使對痛苦,都要很誠實,這樣的誠實,才會帶來真正的自由。如果我們的心帶著各種希求與恐懼,微細身就會有什麼東西卡卡的,這樣連別人都會感覺到,最後只會變得非常的孤獨,因為你的希求與恐懼都會被別人所察覺。要如何達到這種自由的心態,這種無條件的自由呢?就是菩薩道,也就是勝義的菩提心。對這種狀態,我習慣使用的語言,就是「單純的內在」。另一種說法,就是「我是無名小卒」。而這種單純,佛法的語言可以說是「離戲」的,非常單純,沒有帶著負擔與包袱,完全通透,隨時隨地都可以反映出一切,散發出本有的東西,那本有的東西就是菩提心,而且是透過一種實際的行動。

4. 由於勝義菩提心的開放、自由,真正的關愛就能生起,以前只關注自我,現在我們不需要去關注自己,但那股能量要怎麼辦,把朝向自己的能量朝外,朝向他人,就能生起對他人真正的關注、關愛。

5. 當自己深陷其中,被痛苦逼迫時,就無法關心他人,一旦心有一些平靜,從痛苦中稍微解脫時,就會對這種狀況有些關懷、關心,當這種關心變大,就自然能夠找到解決的方法。這種苦樂參半的時候,正好是世俗菩提心的開端,世俗菩提心要開始發光了。

6. 當我們對別人有些關注時,就會想「我可以做些什麼」,當我們沒有被痛苦所逼迫,就會想為他人作些什麼,當我們還沒有找到這種解決的辦法時,想幫又不知怎麼辦,要修持安忍,待在這種狀況,別急著否定它、壓抑它或走開,因為這樣就不可能找到辦法。當你在痛苦、苦樂夾雜的情況下,內心悲傷、掙扎,不要去找師父,這時要修持波羅蜜,尤其是般若波羅蜜。

7. 作禪定修持,是要讓心平靜下來,這時心就有一種祥和、寂靜,它是一種不自私的祥和、寂靜,而它的背後其實是想要找一種解決的辦法,當心起伏非常大,是無法想出好辦法的。讓心靜下來,才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;讓心平靜,不是想要把他人甩掉,不管他們怎麼樣。如果認為都是別人的問題,只是把自己關起來,這麼作就會完全相反,變得更自私。為了幫助他人,要先幫助自己,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,在這樣的情況下,就有菩提心的滋味。所以在作波羅蜜的修持時,就是因為想要幫助他人,這樣才會有菩提心的滋味。

8. 陪伴,無條件的陪伴,是一種時間的布施。有時就只是跟父母相處在一起,不需要作什麼,這就是時間的布施。讓這種相處沒有條件,沒有條件的拜訪,就是去看看他們,坐下來、吃吃喝喝而已,聽聽老人家抱怨,不需要特別說什麼、作什麼,該走的時候就離開,這種無條件的拜訪就是一種療癒,它的背後就有「菩提心的滋味」。

9. 六度是一個完整的團隊,重點是波羅蜜要六個一起修,想要解決問題,就要帶著六個波羅蜜一起上陣。還有,記得連結我們心深處那個單純的自在,讓菩提心隨時都可以展現出來,要運用心的能量,但要改變能量的方向,別只關注自己,轉向別人,自然的放射出愛和關懷,就像一個乾淨的水晶,只要有陽光就能反射出內在美麗的虹彩。而且還要鍛鍊我們的心,如果自己改變了,別人自然就改變,而別人改變了,我們自然也會改變。這個時代耍自私的伎倆已經過時了,如果要療癒這個世界,菩提心是最好的道路。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說,要在單純與複雜當中舞蹈。世俗菩提心的對境是很複雜的,但勝義菩提心是很單純的,就像佛陀說的開放、真如、法性。

 DSC03717

DSC03955

DSC03972

DSC036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