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2年7月18日、晚上7:30-9:30
地點:德噶土城讀書會大佛堂
主辦:台灣德噶、化育道場
英譯中:林瑞冠
報導:陳在源
攝影:攝影獅
「禪修」是佛法學習中一個基本的課題,不論初學或老參,都聽過、讀過、多少練習過。儘管如此,因為前晚的課程是超乎預期的精采,因此第二天上課時間到來前,在場學員仍對即將到來的開示充滿了期待和好奇。而措尼仁波切當然也不負眾望,延續著前晚的風格,用現代的語彙、清晰的架構、豐富的事例和鮮活的表情,讓大家自然的融入開示義理,在時而放聲大笑,時而凝神省思中,對「禪修」這個古老的課題,有了超乎預期且一新耳目的領會。
「禪修是什麼呢?」措尼仁波切在經常提出問題,讓學員們在領受教導之前,自己先思考一下。接著說明,禪修的意義是指培養、熟悉,要培養、熟悉什麼呢?答案是「見」。好比如果我們要鍛煉手臂肌肉,光重複著伸直──內彎的動作是不夠的,我們還需要握著 5公斤的啞鈴來做,才會有效果。禪修亦同,必須先找到正確的見地,例如止的見地、慈悲的見地或者本尊觀修的見地,然後透過禪修去熟悉、維繫這個見地,才能產生結果。
仁波切舉例從反面說明「見地」的重要性。過去有很多嬉皮去了印度、尼泊爾,把禪修帶回到美國,但他們沒有帶回正確的見地。嬉皮們有自己喜歡的「見地」,那就是大麻,也就是把吸食大麻所產生的那種平和、放鬆等等感覺,當成是禪修的目的。這些嬉皮年長以後,有些已透過正確的學習而成為很好的修行者,但當年風行的那種平和、放鬆的觀念,已傳遍全世界。但這樣的「禪修」是一種愚鈍的禪修(Stupid Meditation)、牛的禪修(Cow Meditation)──在加德滿都的馬路上,你可以看到牛舒服的坐臥在地上,眼睛半瞇,舒服而放鬆(仁波切眼睛半瞇,模仿牛的神情,學員們都笑起來),周遭很多人車往來,對牠沒有影響,因為牠已經把接收外在訊息的根門關閉起來,不去察覺這些身邊發生的事情,而在一種遲鈍的狀態中休息,這就是牛的禪修。雖然有放鬆、平和的感受,卻是昏沉、遲鈍而不清晰的,就像電腦因過熱而進入休眠狀態。平常我們因為太累而把自己的心智活動暫時關掉,不想去思考,也不想去感受,就這樣進入一個暫時昏昧的狀態,獲得舒緩,也是這種愚鈍的禪修。
但是,基於正確的見地所做的禪修,永遠會有一種警覺、聚焦、覺知以及正念,這需要心智的覺察,根門並沒有關閉,外面有聲音,你仍然可以聽見。如果只想感受平和放鬆,認知的心智卻無運作,是不會發生作用的。所以,禪修的目的是在改變,而改變需要正見,透過禪修一再去培養、熟悉這個見地,會帶來改變的結果。
改變有兩種。一種是只要知道正確的資訊,就馬上能改變。另一種情況是已經有了根深柢固的心理模式或身體成癮,這時候光有資訊尚不足以造成改變,需要一再的思維、培養,也就是需要禪修,才能改變深植的習氣。
仁波切舉自己經驗為例。在印度的佛學院學習時,仁波切很瘦,完成學業後來到尼泊爾確吉尼瑪仁波切的寺院,有了自己的廚師,食物也較為豐富。一陣子之後,一位美國友人來訪,驚訝的發現仁波切身材有了明顯的橫向發展,追究原因,原來是每天吃太多米飯,太少蔬菜,以及過量的可樂──每天喝7罐。友人說明,米飯熱量高而且營養素不足,要少吃飯而多吃蔬菜。此外,一罐可樂含有六、七匙的糖,也會造成發胖,對身體不好,對牙齒也不好。聽了這些訊息,從第二天開始,仁波切就減少飯量,多吃蔬菜,這個改變一點都不困難。但關於可樂,儘管知道對身體不好,但已成癮,很難停止。從此每當仁波切拿起可樂,就會思維,這裡面有很多糖,會讓人發胖,影響健康,對牙齒也不好,但仍然繼續喝。這樣每次要喝的時候就思維、熟悉可樂的壞處,但仍繼續喝,一直過了七年,可樂才終於沒有吸引力,不再想喝了,這就是禪修的作用。
現代人往往高估了資訊的影響力,其實很多事情光知道資訊是沒有用的,要不斷的去培養、熟悉,透過禪修,重新建立大腦神經元的聯結,也就是讓腦部形成新的習慣,才能帶來改變。禪修有很多種類,例如慈悲的禪修,是訓練我們的情感、情緒的心(heart),這跟第二層的腦有關;而正念、正思維、專注力的禪修,則可以鍛鍊我們認知的、理智的心(mind),這關聯到皮質層,第三層的腦。這兩種訓練都能夠影響第一層的動物本能的腦,所以禪修是可以改變深植習性的很有效的方式。
「我們都知道禪修很重要,為什麼卻很少去修持呢?」仁波切指出了這個現代修行人普遍的問題,並引導學員思考,明知道很重要,但為什麼沒有花更多時間去練習禪修?
仁波切說,要克服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看到自己的懶惰,然後溫和的告訴它,獲得這個珍貴的人身是極為難得的,能值遇上師教導我們佛法,又更為殊勝難得,但這個得聞佛法的人身是隨時都可能失去的,失去之後可能萬劫難復。這樣看著自己的懶惰,不斷的思維、說服它。最後懶惰會害怕,就說:好吧,我就離開,讓你好好禪修吧。
現代人要禪修,是比古人困難,主因是生活中有太多即時可得的舒適( Immediate Comfort )。比方說,晚上本來想練習禪修的,突然想喝一杯茶,而茶葉和熱水都是隨手可得的,馬上泡了茶就可以享受;覺得身體黏膩,想洗個澡,進了浴室就有充足且適溫的水;覺得精神不濟,想來杯咖啡,按鈕按下去,現磨現煮(仁波切模仿研磨咖啡豆的嘰嘰嘰嘰的聲音,逗得滿堂大笑),還自動加入奶泡,一杯拿鐵咖啡馬上就好了。等咖啡喝完,時間也差不多,沒時間禪修了。這就是立時可得的舒適,讓我們分心。若在古代,想喝茶就要先燒柴起火煮水,要忙很久,想想算了,不如禪修。藏地天氣很冷,洗澡是件痛苦的事,一年才洗一次;尼泊爾缺水,蓮篷頭的水常像天上掉下來的鴿子尿一樣只有幾滴而已,很難洗,不如去禪修。古代也沒有iPad、iPhone、網際網路、Email這些東西讓人們分心。現代人不一樣,打開電腦發現有Email要回,等回完信,時間也差不多,明天還要上班,該睡覺了,所以沒時間禪修。
針對這種現代生活型態,我們要培養一種高階的出離心。古人的出離心,多是因為痛苦,欠缺食物、欠缺住所……基於苦而生起出離心。現代人則是擁有很多,如果銀行裡存了些錢,想喝咖啡,10分鐘就有,想要什麼都很容易。但所有這些容易取得的東西,卻讓自己的心變得怯弱、空洞,像到處充斥的塑膠製品一樣虛浮,遠離正法、欠缺靈性。我們擁有太多,反而讓我們忘了自己的心,讓我們感到悲傷,我們不想要這樣,所以要出離,離於這些執著,這就是仁波切所說的高階的出離心。要知道,外在的事物雖然可以滿足我們,帶來一時的快樂,但我們的心遠比這些東西和感受要偉大。透過禪修改變觀點,認識自己的心,就不會再貪著於這些事物,畢竟外在的東西不過是內在的反射。
最後,因同學們的提問,仁波切簡要開示了「微細身」的概念。人的身心運作概略分為三個部分:粗重身(Gross Body)、微細身(Subtle Body),以及認知的、理智的心(Mind)。其中微細身主要與內心的情緒(Emotion)、感覺(Feeling)有關,而不是負責認知思考的心智或粗重的身體。微細身由氣、脈、明點所構成,中國人講的「氣」也是其中一部分。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對於「氣」的運行是很不利的,因為太快而扭曲了氣的運行,導致焦慮、恐慌的產生,甚至干擾了心智的運作。仁波切再度舉自身的例子說明,以前在尼泊爾負責一個基金會,剛開始心力都投注在上面,早上醒來,人還躺在床上,感情和情緒已經飛到辦公室去了,就會一直催促身體快一點。急躁的心情鞭笞著身體,但身體的運行沒這麼快,這種催促會讓身體很快的耗竭。後來仁波切察覺這個問題,放慢心情,配合身體的節奏,輕鬆的起床、開車,進辦公室,跟同事打招呼。結果是,雖然不再急促,但從家裡開車到辦公室也沒花更多時間,而一切事情都進行得很順利,心情也很好。如果我們能清楚的分辨自己的身體、感情、情緒,以及認知的心智,讓這三者之間拉開空間,而不是混成一團,就能了解其運作方式,對我們會很有幫助。